|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家园心语 | 网站简介 | 华建历史追溯及寻踪 | 华建人物录 | 包头工业基地建设史实 | 天南海北的华建人 | 华建史话漫谈 | 华建老照片 | 建筑文化论坛 | 后台管理 | 
More>>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华建人物录

    
华建历史追溯及寻踪

     包头工业基地建设史实

     50-60年代三北地区建设回顾

     102工程指挥部与二汽建设

     华建的传承-中建六局在前进

     天南海北的华建人

     华建史话漫谈

     原建工部系统企业风采展示

     共和国建设纪实

     华建人家成员QQ联系地址


More>>

More>>

More>>

More>>
   联系人:史向东
   邮箱:sxd_01006@sina.com
   邮编:300451
   QQ: 615724080(情缘相连)
   手机:13702065886
   地址:天津市开发区洞庭路66号801室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华建历史追溯及寻踪   

正文文章标题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4日 11时3分


                       华建去踪追寻

     首先,二局的首脑机关在1963年搬迁至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北,进京后1964年建工部决定以二局为主与华北地区的地方建工局共同组建建工部华北工程管理局,1965年以后先后改称建工部第八工程局、国家建委第八工程局,因这时八局的大部主力集中到了山西省,1970年八局机关再次搬迁至太原市,1972年中央直属施工企业下放时改称山西省新的建筑工程局,政企分家后改称山西省建筑工程总公司至今。
     下面追溯到1958年的第二工程局,二局是典型的现场型工程局,随工程项目的需要各单位分合和名称变化频繁,仅就当时下属主要建制公司的变迁情况,简要叙述一下华建各主要单位的大致去向:
     二局一公司
     包头几个国防大厂陆续完工后,一公司的主要力量转战在内蒙古的其它地区和山西省,1964年移师驻扎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承担国家和自治区许多的重点工程,例如:七机部的河西化学工业材料公司(今航天科工集团六院)的基建工程。先后改称:建工部华北工程一公司,建工部八局一公司,国家建委八局一公司,1969年该公司抽调三分之一的力量参加了湖北二汽建设,这部分力量组建为建工部102工程指挥部六团,下放湖北省后改称湖北省第一建筑工程局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现为湖北工业建筑集团(总公司)的三公司(现驻湖北省武汉市).呼市地区留下的大部力量于1972年下放内蒙建工局,为内蒙古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70年代承建过内蒙古当时的最高建筑------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厦, 1984年归属呼市建工局系统.近年改制后分立为几个单位.其中有内蒙古蒙建建筑工程公司.
     二局二公司。
     1960~1976年期间公司主要转战在内蒙古、宁夏、山西和北京等地区,较好地完成了国防科委、海军司令部、四机部、五机部、七机部和铁道部等中央部委的9个大中型国防和工业工程建设项目,先后建成了海军司令部“5901”长波电台指挥中心、“5902”中波电台指挥中心、固体导弹研制基地、液体炸药厂、永济电机厂、战斗机修理厂等一批国防重点工程,为我国的国防科研生产做出贡献。1976年划归原第七机械工业部领导后改称:北京航天建筑工程公司,主要承担了航天工业战略战术导弹、运载火箭和通讯卫星等研制基地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工程,同时还完成了一大批与之配套的通讯中心、计量中心、飞行演示厅、惯导测试中心等科研工程。现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成员单位: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总公司下属的北京航天建设工程公司(北京市四环南路83号)。
     二局三公司。
     该公司参加了包头的六一七厂、四四七厂、三0三厂、四0八厂等工程建设,1963年包头市三建公司(原天津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1956年成建制调遣内蒙古集宁市和包头市,承建完我国当时最先进、华北地区最大的集宁肉类联合加工厂后全部人员调至包头)并入该公司。1964年4月二局撤销后,三公司先后改称:建工部华北第八工程公司、建工部八局八公司,国家建委八局八公司。是华建留在包头大本营唯一的大型土建公司,受局委托曾经代管过职工医院、科研所、技校、三所小学等不能进京的局直属单位和大部人员(在册职工曾一度高达8800人)。1970年11月该公司下放内蒙建工局并于1971年4月改称为内蒙古第二建筑工程公司,1984年下放包头市实行属地管理,其中一部1980年分立为内蒙古第四建筑工程公司(驻乌海市,改制重组后改称:内蒙古新华建工程有限公司. )此后为了加快内蒙古电力能源建设,1992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决定内建二公司划归自治区电业管理局领导,1993年改称内蒙古第三电力建设工程公司至今。原八公司联合加工厂也一分为三,其中一部分改为呼铁局轨枕厂,另一部分搬迁到呼市成立了内蒙古建筑构件公司。
     二局三公司是湖北省建一局一公司和四公司(即中建六局原四公司,现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一部分)的前身。1969年为建设二汽根据原建工部军管会的指令,先后从该公司(时称八局八公司)抽调职工和子女就业3000多人,组建102工程指挥部的四团和七团,其中的七团1973年改称湖北省建一局四公司,1976年作为支援天津抗震救灾的先遣队和我局二公司一起成建制调遣天津。南北局分家后成建制留在湖北的四团(即省建一局一公司)以后也分立为两个土建公司,即湖北省建一局一公司和新成立的二公司(现为湖北工建集团的天华建设工程公司)。
     二局四公司
     二局四公司的主体原是参加过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的建工部直属工程公司的103工区, 为增援包头工业基地的建设, 在一汽基本建成后马不停蹄地于1956年调遣包头与其它单位合并成为包头总公司二处的一部分,1958年改称建工部二局四公司,主要承建447厂.1959年二局四公司的一部分调入北京(另一部分并入二局一公司),与华北直属工程局援蒙公司合并,成立中国建筑工程公司(即小中建),主要承建蒙古,越南,斯里兰卡等国的援建项目.文化大革命中,援建任务减少.1969年5月,中建公司在国内的力量整建制调往贵阳,又至九江,支援三线建设,更名为国家建委第一施工大队,1973年调回北京市,先是北京建工局的四建公司,后归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改为北京市第二住宅建筑工程公司,1983年北京住宅建设总公司成立时,是住宅总公司的主力公司之一,后从该公司分立出三个土建公司,分别是住宅二公司、四公司和五公司.
     二局五公司。
     1958年以前是包头总公司二处的一部分,除参建了包头的几个国防工厂的施工外,于50年代末承建内蒙古西卓子山水泥厂,奔赴宁夏石嘴山市,承担过石嘴山煤炭工业基地的部分基建工程.1964年3月,五公司的大部力量调迁至石家庄市与河北省建三公司合并改称建工部华北第三工程公司.
     1965至1973的八年间,华北三公司成建制调至四川渡口,贵州遵义,湖南邵阳,承担过攀枝花钢铁基地以及061、068等西南、中南地区的国防工程,先后归属建工部西南工程管理局,建工部第三工程局,101工程指挥部.1973年4月华北三公司成建制调北京参建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总厂项目,受国家建委第六工程局(后改国家建委第一工程局)统一指挥,1979年改称国家建工总局第一工程局第三工程公司,1982年改称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第三建筑公司.
     二局五公司留在宁夏的少部份力量归属原建工部七局序列,下放地方后发展为今日的宁夏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现驻银川市).
     二局六公司和二局七公司(管道公司),存在时间较短以后撤销后分别归属一、二、三、五和安装等公司。
     二局安装公司
     前身分别由来自天津、北京、沈阳、西安等地原建工部安装工程总局下属的几支工业设备、卫生、电气安装专业队伍在包头合并组建,1958年11月命名为建工部第二工程局工业设备安装公司.1964年5月与山西太原工程总公司安装力量合并组成建工部华北工业设备安装公司.1965年10月,华北工程管理局改为第八工程局时,安装公司一分为二,包头为第一安装公司,太原为第二安装公司(即现在的山西省安装工程公司).
     1966年4月包头的第一安装公司抽调近200人到四川宜宾承担该地区的三线工程安装任务.
     1969年,公司分两次调遣近1200人参加湖北二汽建设,组建102工程指挥部的安装二团,以后改称湖北省建一局安装公司.1980年该公司抽调一半的力量来津参加抗震救灾,1982年组建成今日的中建六局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留在湖北十堰的另一半力量现在的名称为湖北省工建集团安装公司
     包头留下的单位1970年以后更名为国家建委八局工业设备安装公司,1972年先后下放内蒙古和包头市,公司一直沿用内蒙古自治区安装工程公司的名称,驻首府的安装二处以后归属呼市建工局改称呼和浩特市安装工程公司
     二局机运公司
     机施和运输力量的合并比土建公司稍晚一些,是 1961年3月由局所属的机械化施工公司和运输公司合并后改称机运公司的。公司拥有职工2882人,下设两个汽车大队,有各种型号的运输汽车400多辆。三个机械施工站另一个土石方队有大型起重吊车60多台、土石方挖铲运设备150多套加其他施工设备共计317台(套),是当时建工部系统最大的机械施工与运输公司之一。六十年代随着局土建单位陆续频繁调动,机运公司的施工设备和人员由集中调度开始分散调拨到土建公司,局内几个土建公司的机运站基本上都是由机运公司装备起来的。1964年5月机运公司又与山西太原的机械供应站合并组成华北机械施工公司,承担华北各省市自治区的机械施工和内部机修任务。1964年末,职工为1784人,机械设备1220台(套),固定资产为2479万元。
     1965年9月,华北机械施工公司一分为四,驻包头的施工单位为第一机械施工公司、第二机械修配厂,驻太原的施工单位为第二机械施工公司(即现在的山西省机械施工公司)、第一机械修配厂。
     1969年11月驻包头的八局第一机械施工公司抽调800名职工和子女、一部分设备调遣湖北十堰参加了二汽建设,同来自北京的力量组建为102工程指挥部机运团,1971年秋北京力量回京后,成立湖北省第一建筑工程局时,机运团随之改称省建委一局机运公司、省建工一局机运公司。1976年唐山发生震惊中外大地震,机运公司二处150余人和各类设备紧急赶赴天津参加了汉沽地区的救灾和震后重建。1980年组建国家建工总局六局时,机运公司又有1000多人调遣到天津市塘沽区定点落户,到津后于1982年归属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改名为中建六局机械化施工公司,1997年更名为六局土木工程公司。而留在湖北的机运公司后也改称湖北省工建集团下属的土木建筑工程公司(驻武汉市)。
     包头的原八局第一机械施工公司在一部份人员和设备支援三线建设后,力量有所减弱但仍保持了两个吊装队(后改处,驻包头一处和呼市三处)、一个土方处(驻山西大同和阳方口)和一个石方队(驻内蒙古土贵乌拉)的施工力量。包头一队和三队于1970年8月又抽调200人参加了山西侯马的541工程,1971年部分力量并入八局第二机械施工公司(现为山西机施)。1972年八局第一机械施工公司下放地方,改称为内蒙古机械施工公司。80年代公司的机械修理厂(原八局二修厂)分离出来,改称内蒙古建筑机械制造厂。公司石方队后归属内蒙古有色金属地质勘探局搬迁到呼市。90年代后期公司的吊装一处(包头)和吊装三处(呼市)再次分别划归内建二公司(即电三建)、内建一公司,公司只保留了两个专业过于单一的土方工程处,生产经营始终处于维艰境地,至此华建机施运输队伍的鼻祖-------二局机运公司,三十年来服从指令顾全大局不断地向外输送精血、输送骨干,在派生孕育出四个机械施工运输公司和多个土建公司的机运站等单位后,自身心力交瘁大伤元气不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而潸然倒下!(1999年被动破产,原因复杂)
    

      从上述介绍中可以看出,原华建的所属队伍始终跟随着祖国建设的步伐开拓前进,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需要哪安家!至今仍保持着工程局建制的还就是我们中建六局和湖北工建集团,这也是两支原华建人数较多并先后融入原建工部系统的其它骨干单位,具有思想政治素质好、经历相似、文化相容、专业配套、整体性较强的大型综合性施工企业(注:原华建机关的延续即八局机关和山西建总机关合并后,原八局机关少部分人员调遣到湖北十堰进入102工程指挥部机关,另大部分人员调遣到太原.他们因多是北京市户口,后又陆续回京分别调入国家建工总局机关和中建一局、北京市建工局、建材局等.而承继着华建血脉并仍属中央直属施工企业局级单位的仅此我们中建六局一家)。其它保持公司级建制的原华建队伍多集中在内蒙古、湖北省、京津冀地区,而人数较少和零散的华建人则分布在祖国的天南海北四面八方.然而无论走到哪里的华建人都不会忘记当年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不会忘记母体企业的恩情与教诲,更不会忘记还有众多的老华建人已经把身灵尸骨永远留在了自己亲手耕耘的第二故乡!

 


友情链接: 华建 华建 华建 华建 华建 华建 华建


版权所有(c) 华建人的家园

地址:天津市开发区洞庭路66号801室

QQ: 615724080(情缘相连)  手机:13702065886

联系人   :   史向东  邮箱:sxd_01006@sina.com   邮编:300457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