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文章标题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6日 10时5分
关于华建文化精神传承的一些思考
华建诞生在共和国建国初期,是中央直属管理的一支建筑野战队伍,在其创业、发展至辉煌的近二十年中,形成了包括思想观念、行为规则和潜意识等等在内的明显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精神。其优秀部分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内容: 1、从各级领导到一般员工具备自觉主动地服从党和国家政府需要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组织观念和纪律性等比较强。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令、指示均能够在企业不走样地得到贯彻执行。 2、大多数企业干部的基本素质比较高,崇仰正统和主流,行为较为规范;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员工,与员工同甘苦共患难的意识比较牢固,廉洁自律做的相对较好。 3、华建广大员工心底中艰苦为乐、四海为家的思想渊源流长,其对建筑行业较为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理解和承受力比一般建筑企业要强。 4、员工们普遍具有胸怀豁达、性格豪放、见多识广、做事干练的大家子气,且有一定的文化品位。 5、员工队伍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年许多国防重点工程会战连续施工善打硬仗的许多实例突出表现了这一点 6、企业始终保持着不畏困难、坚定必胜的精神和信念,在刚到内蒙古和经历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的时期,华建上下都体现出这一点,这也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思想根底。 7、员工中团队的集体荣誉感比较强烈,华建员工及家属子女热爱自己的企业,维护企业声誉的言语和行为自觉,对能够成为这支建设大军中的一员感到自豪与骄傲。 8、企业内部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人际关系和谐,各级领导对属下工作上的严格要求与正常交往上的亲和感情交织在一起,领导关心和爱护员工,员工信服领导,领导以身作则的个人威信与魅力对员工的影响力比较大。 华建文化是六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六局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内容是华建文化的延续、丰富和发展,两者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文化体系。 传统绝对不是静止的,传统一定是在流动的,慢慢变成自己的一个经典。传统,一方面是不停地保持过去的精髓东西,一方面一定吸收新的元素往前开展。无疑,随着时代的变迁原华建乃至六局文化中陈旧落后甚至是糟粕的部分是必须要予以抛弃的。而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则是老一代员工给企业后人留下的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无形资产,也是新时期应该理直气壮重新提倡、广泛宣扬和主动传承下去的。那么在今天究竟应当如何弘扬其优秀文化精神呢?笔者认为要用历史和发展的观点正确地认识理解传统的优秀文化精神,要结合当今先进建筑文化的新内容,与时俱进赋予和诠释其新内涵,将其融入到中建新文化体系之中。这里略举几点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华建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工作精神应大力提倡和继续发扬。 建国初期国家的中心任务是医治战争创伤,扭转经济的衰退,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百废待兴国家的底子很薄,建筑行业的职工常年工作在施工一线风餐露宿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工作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没有超常的耐力和韧性是很难适应这种工作环境的,然而华建人义无反顾献身于祖国西北边疆的经济建设事业,在高寒风沙干旱的恶劣气候与荒凉的地理环境中磨砺自己,锤炼了艰苦创业为乐、奋斗进取为荣的品质和风格,逐渐形成左右和影响人们思想与行为的观念、意识、准则与信仰,成为华建企业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而我们现在提倡和继承老华建人艰苦奋斗的工作精神已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就是吃苦耐劳,首先肯定吃苦耐劳仍然是必须的,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在施工企业的工作生活条件和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目前建筑业仍是一个比较艰苦的行业,投身到这个行业必须要有长期吃苦受累的心理准备,要具备超出常人的坚强意志和忍耐力。而少数人由于缺乏这种基本素质,踏入建筑业的第一关就很难迈过去。那么新时期我们提倡和弘扬艰苦奋斗更深一步的意义则是:投身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员工一定要坚定信念不动摇,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始终不渝地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扬不惧困难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倡导不计得失甘于付出忠诚于企业的奉献精神、在为企业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崇尚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坚决反对和鄙视那些胸无大志、贪图安逸、墨守成规、不思进取、逃避困难、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斤斤计较、追逐极端个人私利的种种不良言行。 第二,华建企业内部良好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应予以提倡和传承。 50-60年代华建内部工作关系简约严谨直观,上级对下级坚持令必行、行必果的工作原则,下级贯彻落实上级指示则态度坚决、行动迅速,的确做到了令行禁止不打折扣,不一味的强调客观和推脱理由,用现在话讲就是执行力强。工作中不回避矛盾,不互相推诿扯皮,一切以工作为重来协调和处理各种关系,工作第一的原则性极强。干部和职工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和错误一定会受到严厉的批评和责任追究,是非清楚功不掩过奖罚严明,不良倾向出现苗头能够及时得到制止和纠正。 上级对下级的关心和爱护体现在工作上的严格要求,体现在对下级的信任和关怀、支持与帮助,领导与职工之间讲真话说实话,职工愿意主动向上级和领导反映真实的情况。愿意和领导主动谈心和沟通。下级对上级的尊重是对在工作上的负责,上级对下级的感情体现在对个人进步晋升、待遇和生活福利上的负责,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而现在我们的某些企业内部,由于长期以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市场相脱节,导致了我们不是以市场的胜败论高低、以参与市场经营的业绩论英雄,因此在选人、用人上过于看重的是稳重、无过失、服从型的干部,更有以资历、关系、人缘和凭主要领导的个人好恶来决定干部的升迁提拔。这就使得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某些投机钻营者大有人在,这些人擅长揣测领导的心思投其所好,也造成了我们干部中存在着不讲真话和实话,不干真事和实事,只会讲讲奉承话、空话、假话和套话,做虚功和无用功,很多事做来是让领导看的,导致了只唯上不唯实的不良风气滋生和蔓延。因此我们的企业上下都需要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有益营养,净化我们内部的工作环境,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打造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要与先进的中建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我们企业的精神支柱。 第三,华建人强烈的集体荣誉观念,心底中以企业为家,钟爱自己企业的真诚感情值得赞扬。 当年华建人所创造的辉煌业绩赢得到了当地社会普遍的赞扬与尊重,每一个华建人为自己是这支建设大军的成员感到自豪与骄傲。华建企业内部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干群关系也使每一个华建人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由此华建人维护自己企业声誉的行动是自觉的,热爱自己的企业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同时华建人的集体荣誉观念也是各级组织的长期培养和教育的结果。集体荣誉的固有观念影响了华建及传承单位的几代人,华建子女参加工作首选的单位一定是华建,那时候华建子女的工作单位如果是在工商、税务、财政、银行等等多少是会被华建人瞧不起的,一直到六局进津后的80年代仍是这样, 记得当年塘沽区政府机关包括公安部门曾向六局请求支援一些管理干部,可是自愿报名要求到地方工作的人很少,那象现在政府机关诸多部门成了就业的香饽饽.说到此, 笔者耳听目睹到这些年来少数内部人对自己企业的贬低甚至诋毁,作为一个老同志感到很痛心!尽管我们的企业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因素,也有许多个人志向或要求得不到满足和实现的遗憾,但是能埋怨或不尊重自己的第一选择吗?如同不满意自己的出身与家境去埋怨自己的父母吗?当然作为现代企业的领导者们一定要向自己的员工不断地灌输感恩思想与责任意识,还是要讲一些历史传承与光荣传统,更要身心力行地为自己的员工去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生存和发展、实现理想的空间,毕竟时代已经变迁,追寻幸福与完美是人类的共性。但是无疑当年华建老一代人的言谈举止和其所营造的和谐氛围对后人应有无尽的教诲与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