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文章标题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1日 15时59分
向建设祖国的转业官兵致敬!
翻开中建六局的历史画卷可以看到,该局职工队伍的前身融入了大批部队集体转业的军人,他们大多数是50年代初期,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经历过战争考验的若干支野战兵团、公安军和地方主力部队等改编成为八个建筑工程师部队中的官兵们。其中:分布在局机关、四公司、五公司、土木公司和安装公司等单位的多是属于建筑二师以及少数建筑八师和建筑一师的,三公司是建筑七师和建筑三师的各一部分,而一公司、二公司则基本都是建筑五师的了。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从1952年4月15日,毛主席、周总理发布《关于集体转业部队的决定》之日算起,整整五十五年多了。弹指一挥间,半个多世纪了。八个建筑师的七万多名老战士们.如今都已离退休了,昔日建筑工地上的青年人,现今都已白发苍苍了,有的积劳成疾,有的工伤致残,有的已离别人世。可是,我们不应当忘记建国之初,他们刚刚从解放战争的硝烟中走过来,放下武器,拿起瓦刀,挥汗在“一五的各个建设工地上,为新生的共和国大厦添砖加瓦,从“一五 计划干到“七五”、“八五 计划,干了四、五十年,干了一辈子建筑业,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才恋恋不舍地先后离开建设岗位,他们的汗水洒在长城内外,他们的脚步印在大江南北。从东北长春“一汽”到湖北十堰的“二汽”;从内蒙包头的一机、二机和包钢,从东北的富拉尔基第一重机厂到四川德阳的第二重机厂;从东南沿海省市到内地“三线的各个山岗。从北国寒天冰雪的大青山和松花江,到南国椰林之滨的天涯海角;从军工厂、坦克厂、炮弹厂、飞机制造厂,到火箭发射基地;从城镇平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楼大厦;到处都浸润着八个建筑工程师战士们的汗水;他们东征西进,南北转战;以工棚为居,以四海为家;以祖国建设当先锋、为人民盖房视光荣。各建筑师的指战员们和全国建筑工作者一道,为我国机械工业、核工业、航空工业、电子工业、兵器工业、船舶工业、航天工业、水电工业、石油工业、建材工业、纺织工业等各工业部门建设献出了青春,他们为四化大业打下了基础。现在他们虽然都已离退休了,但他们是共和国的功臣!他们应当受到后人尊敬,不应忘记他们的贡献,我们年轻的一代更应学习他们当年建设祖国的无私奉献精神!
今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笔者特以此文作为纪念八个建筑师集体转业五十五周年和“八一”建军节;同时帮助年轻一代的六局人更多的了解一下六局的光荣历史,激励起我们在新时期为六局的发展和腾飞贡献力量!
也借此机会衷心地向老一辈、和陆续到六局的全体转业、复员军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
史向东
写于2007年“八一节”前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