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
联系人:史向东 邮箱:sxd_01006@sina.com 邮编:300451 QQ: 615724080(情缘相连) 手机:13702065886 地址:天津市开发区洞庭路66号801室 | | |
|
您当前位置
-> |
正文文章标题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2日 19时39分
激情燃烧的岁月
于九洲
欣闻六局土木公司即将迎来成立五十五周年纪念日,竟让我这个1970年在湖北102机运团(后更名为机运公司、土木公司)参加工作,并曾与之奋斗十年的老同志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在机运团工作的那十个年头,是我人生最宝贵的青春时光,按当今流行的说法,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每当想起当年的往事,尘封已久的记忆闸门便缓缓打开,于是激情、感动、唏嘘、悲壮等复杂的情感让我久久难以平静…… 1970年初,年满十七周岁的我随父母从内蒙古包头市来到群山环抱的鄂西北山城十堰市参加承建第二汽车制造厂建设。作为一名工人阶级的新成员,从待业青年成为产业工人,我心存感恩,决心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当时的工作单位和工种是一Ο二工程指挥部机运团吊装营维修连一排一班汽车修理工。当时自认为工种好,技术含量高;工作单位称呼更好,特具有军人色彩。特别能满足我们这些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五零后年轻人心灵深处那种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所以,在当时的“抓革命、促生产”的热潮中,特别积极主动。生产中加班加点、不计报酬、卖劲实干;民兵训练、排演样板戏、篮球比赛、出墙报、写理论文章不甘落后积极参与,总之单位组织安排什么活动,我都认真对待争先创优。那段岁月过得特别充实,人与人之间真诚淳朴,上进心特强,谁都怕当落后分子。我们年轻人在技术上比着干,谁的进步快,不靠吹,靠的是硬碰硬让人服气的业绩。 就是在这种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群体、特定的价值取向下,我要讲述一件我亲身经历,让我至今难以忘怀的往事…… 1977年8月初,鄂西北的雨季到来。7日夜,地形地貌与四川映秀、甘肃舟曲相近的山城十堰突降暴雨,一夜狂泻,致使流经我机运团驻地的神定河河水陡然暴涨,一改往日清泉石上流的缠绵温柔。凶猛的河水象脱缰的野马,在近四十米的河床上左突右撞,轰鸣翻滚,喷吐着白沫,使年久失修脆弱的堤岸不堪重负,危在旦夕。部分河堤已出现漫顶管涌,当地老乡说:“几十年也没见过这样大的水情。”事实证明,暴涨的河水已严重威胁我团驻地两岸国家、企业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水情就是命令。8月8日凌晨,大雨还在肆虐如注,我机运团吊装营的热血青年奉命冲上最危急的堤坝,与友邻单位抗洪人员一道,立即投入抢险固堤的战斗中。透过层层雨幕,一幅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战洪图展现眼前。各路抢险人员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地码草袋、查管涌、卸物资、排积水、挥汗如雨,与洪魔展开顽强的搏斗。当时,说真心话,每个人都明白,这样的暴雨,对我们大部分沿河居住的简易房来说,仅内涝就足以造成灾难。谁家都有老人孩子和多年积蓄的家产等待转移,可那一刻,机运团抢险人员没有一人临阵退却,没有一人顾小家当逃兵。在危难时刻是英雄还是狗熊,机运团人共同做出豪迈的选择:那就是加固河堤、消除险情、舍我其谁? 终于,阴云密布的天空逐渐放晴,雨势减弱,河堤险情趋缓。但上游百二河来水势头不减,流速依然极快。河面上,不时飞速掠过一些淹死的家畜、油桶、家俱、轮胎、瓜果、杂草等,当这些漂浮物冲到与河面近乎持平的神定河水泥桥前,漂浮物便飞快地向下一沉,一头扎入水中,瞬间从桥的另一端蹦出水面,又翻滚着破浪而去。正当触目惊心的场面不断出现之时,堤坝上,不知是谁,一声高喊:“快看那边!”人们抬头朝上游来水方向望去,只见奔腾的河面上,漂来一片横七竖八的东西。近处细看,原来那是一棵棵直径30—40公分,长度3—4米的原木。“不好,一定是从上游咱们的木材厂冲下来的。”面对着这批数目不详的原木,可以设想,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拦截,不出一个小时,这批重要的建筑材料将由神定河下游直接冲入滚滚的汉水水域,那样损失就大了。那个年代,一批大直径的原木要从机运团人眼前漂过,而机运团人却无动于衷,那是什么性质问题?今后机运团的牌子还怎么往外挂?我们的脸往哪儿搁? 我当时注意到,堤岸上的人们发现目标后,沉默片刻,随后,有人大声喊话了:“会水的同志,跟我下水,拦住这些原木,不能让国家财产白白流失。”喊话的人是公司工会副主席李道言,一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同志。 在李主席的带领下,我们十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纷纷跃入水中,向在急流中漂浮的原木奋力游去,那种感觉就如同赴汤蹈火的英雄一样,义无反顾,大义凛然…… 入水之后,水性一般的我,迅即被湍急的河水控制,正想靠近翻滚的原木,突遇河水中夹带的树枝藤草缠绕,令我猝不及防。几番努力,最后原木没有抓住,自己却被流速极快的河水裹挟着,向下游随波逐流而去。几番沉浮,在神定河下游夏家店的一处略为宽些的河面,趁着水势见缓,我奋力游至岸边。上岸后,方感浑身疼痛,低头查看,浑身皆是擦伤和血道子,所幸并无大碍。事后,得知那天入水者中,除一位梁姓工友溺水身亡外,其余均安全上岸,部分原木被成功拦截。梁姓工友遗体在神定河下游五公里处发现,据目击者分析,梁姓工友水性不错,可能在水中被物体撞击头部失去知觉后,被河水夺去生命。记得机运团在吊装营车间里为梁姓工友举行了隆重追悼会,葬礼现场很悲壮,哭声一片。从遗像看,梁姓工友眼睛很大,清瘦的面孔,人很精神,那年他仅有25岁。 多年后一提起抗洪抢险之事,许多当年的参与者一下来了精气神,就是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我们受的主旋律教育让我们别无选择。在此,我又想到牺牲在神定河中的梁姓工友,尽管你年轻的生命定格在25岁,但你是我们心中永远敬佩的英雄,是当年机运团最优秀的战士,你无愧那个年代。希望你在天堂与我们一起回顾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重温七十年代火红的生活。 不论后人如何评价那段历史,我们过来的人特别怀念那段物质匮乏、精神充实、向上乐观、勇于奉献的时代,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奋斗、努力、付出,至今无悔无怨,问心无愧。 谨以此文献给土木公司成立五十五周年。 2010年9月1日 (作者曾任六局五公司党委副书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