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家园心语 | 网站简介 | 华建历史追溯及寻踪 | 华建人物录 | 包头工业基地建设史实 | 天南海北的华建人 | 华建史话漫谈 | 华建老照片 | 建筑文化论坛 | 后台管理 | 
More>>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华建人物录

    
华建历史追溯及寻踪

     包头工业基地建设史实

     50-60年代三北地区建设回顾

     102工程指挥部与二汽建设

     华建的传承-中建六局在前进

     天南海北的华建人

     华建史话漫谈

     原建工部系统企业风采展示

     共和国建设纪实

     华建人家成员QQ联系地址


More>>

More>>

More>>

More>>
   联系人:史向东
   邮箱:sxd_01006@sina.com
   邮编:300451
   QQ: 615724080(情缘相连)
   手机:13702065886
   地址:天津市开发区洞庭路66号801室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正文文章标题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8日 9时39分


      中建一局(原建工部一局、六局)发展历程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组建于1953年,是为适应我国有计划、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势而成立的。自组建时起,由于工作任务和隶属关系的变化,名称多次发生变更,经历了652工程公司——建筑工程部直属工程公司——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建筑工程部第六工程局——国家建委第六工程局——国家建委第一工程局——国家建筑工程总局第一工程局——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多次变化。59年以来,中国建筑一局集团经历了一个诞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既有创业者的艰辛,又有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业绩。回顾中国建筑一局集团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企业初创阶段(1953年—1960年)
  1953年1月,为建造国家“一五”计划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当时代号为652厂),中国建筑一局集团的前身——652工程公司诞生了。一汽工程规模大、技术新、结构复杂,不仅为我国建筑史上前所未有,在筹建初期连一支现成的可以承担此项工程的施工队伍都没有。在党中央力争三年建成一汽的号召下,包括解放军建筑第五师的各种施工力量纷纷加入了一汽建设的行列。是年,根据中央指示,一机部和建工部决定把建厂的全部施工队伍统归建工部领导。1954年1月,建筑工程部直属工程公司正式成立,负责建厂的全部施工队伍的管理。作为工业建筑的开拓者,年轻的直属公司在一汽工程上经受了严峻的考验。1956年7月13日,即建厂三周年前夕,第一辆国产汽车开出了总装配线,实现了力争三年建成一汽的伟大号召,三年共完成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器厂是我国“一五”期间兴建的第一座最大的制造大型轧钢、冶炼设备的现代化机器制造厂,是我国的工业之母,施工难度大大超过一汽。直属公司在总结一汽施工经验的基础上,认真抓好施工准备、严格施工程序、实行区域管理、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1956年7月至1958年9月,直属公司只用了建设一汽时期60%的施工力量,就完成了比一汽规模更大、技术更复杂的建筑安装任务,工期提前15个月。同时还完成了齐齐哈尔车辆厂的扩建任务。
  1958年8月直属工程公司改名为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调往西南,参加德阳和江油两大工业区的建设。从东北到西南行程八千里,一万多名职工不顾长途跋涉的辛苦,放下行李就干活,在一片稻田的淤泥里与当地数万名工人并肩战斗。
  1953年—1960年,中国建筑一局集团转战祖国南北,闯出了一条组织规模工业建设的路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创新和机械工业基础的奠定做出了重大贡献,1959年9月18日被建筑工程部和全国建筑工会授予“工业建筑的先锋,南征北战的铁军”的光荣称号。
  二、调整发展阶段(1960年—1976年)
  1960年8月,根据国家建设任务的需要,从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抽调部分人员和设备组建建筑工程部第六工程局,重新挥师北上,投身大庆油田建设。大庆炼油厂是60年代我国第一次自行设计、自行组织施工,规模最大、技术最新的炼油厂。为快建厂、多炼油、炼好油,克服国家遭到严重自然灾害的困难,打破世界上反华势力对中国的石油封锁,全局广大职工抱着强烈的为国争光、为民争气的信念,草原插旗、坐地办公。短短四年间,为大庆炼油厂建成8套炼油装置、40多套辅助工程、100多座油罐和480多千米的工艺管线,全部一次投产成功。与此同时,全局职工还发扬“南泥湾”精神,开荒种地9000余亩,每年收获粮食120多万斤。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1969年全局共完成产值5965万,是建局以来的最低谷。
  1970年2月,根据党中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思想和“三线建设要抓紧”的指示,建工部第六工程局奉命南下参加荆门炼油厂大会战。全局职工为了荆门炼油厂早日投产,组织了一个板车运输队,两次从荆门到襄樊把施工急需的工具、器材抢运回来。一路往返540里,风餐露宿,每天行走100多里。凭借这种精神,1971年元旦前,荆门炼油厂成功生产出合格的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1972年底,一座年加工能力250万吨燃油润滑型炼油厂就基本建成了。期间,建筑工程部第六工程局于1970年7月改为国家建委第六工程局。
  荆门炼油厂基本建成之后,1973年国家建委第六工程局又奉调北上,支援燕山石化总厂“四烯”工程的建设。10月1日,全局完成北上调迁任务,在北京房山正式办公。1974年4月,国家建委第六工程局与101指挥部第三工程公司、安装公司合并,成立国家建委第一工程局。1976年6月,“四烯”工程全部建成,并一次投产成功,同时一局还完成了天津大港油田和电厂等施工任务。
  1960年起,中国建筑一局集团先后参加了大庆炼油厂、荆门炼油厂和燕山石化总厂的大会战,为摘掉我国贫油国的帽子,创建我国石油化工事业作了积极的贡献。
  
  三、改革发展、全面提高阶段(1976年—1997年)
  以1976年参加前三门高层住宅建设为起点,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社会巨大变革,中国建筑一局集团由承担重点工程建设为主向适应市场需要、全方位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转型。1979年3月,国家建工总局成立,国家建委第一工程局改称国家建工总局第一工程局。1982年6月,国家建工总局撤消,成立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国家建工总局第一工程局改称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1995年,中建一局被列为国务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百家试点企业中唯一的一家建筑企业,开始了从全民所有制向公司制转型的筹备工作。
  八十年代初,国内建设项目开始实行招标、投标,率先将建筑企业推向市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从1987年开始实施“项目法施工”,并遵循国际工程承包惯例,结合中国国情创立并推行以“总部服务控制、项目授权管理、专业施工保障、社会协力合作”为内涵的统一的项目管理模式,以企业实力为后盾,充分发挥总部对项目的支持保障能力和服务控制能力,对项目进行统一的施工方案策划、质量策划、CI策划。以“只有不同的业主需求,没有不同的项目管理”为标准,全力建设“项目精品连锁店”,先后完成了中国国际贸易中心、首都机场扩建、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燕莎中心、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厂等一大批精品工程。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企业发展方式阶段(1997年—今)
  1997年8月1日,“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并以其为母体组建了“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标志着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从全民所有制企业正式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建筑行业内率先运行现代企业制度。2007年12月8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完成整体重组改制,创立了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应变更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人有限公司,同时完成了所属各级次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在系统内全面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2002年以来,中国建筑一局集团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为主线,不断强化传统房建业务、专业承包业务的持续经营能力,提升高端房屋建筑业务、市政基础设施业务的规模经营能力,培育房地产及其他业务的投资经营能力,初步形成了以房屋建筑为主干、以市政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为两翼的经营结构。中建一局集团坚持遵循“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营销方略,全方位进入房建高端市场,相继承接了一大批工期要求紧、质量要求高、难度要求大的高端项目,尤其是国家游泳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办公楼、上海中银大厦、北京嘉里中心、北京LG大厦、沈阳奥体中心等重点工程,目前在建的工程有全球最高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欧洲第一高楼俄罗斯联邦大厦工程、中国最高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浙江第一高楼温州世贸中心工程、北京市最高建筑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三期工程、华北第一高楼天津津塔工程、中央电视台新址等众多标志性工程。坚持遵循“主体跟随、重点突破、局部超越”的思路,大力拓展基础设施业务,相继承接了北京地铁4号线1标段和4标段、沈阳地铁1号线9标段、深圳地铁1号线、阳五高速公路等工程,在中建系统率先进入地铁领域,并于2008年与中建股份共同组建了中建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建筑”发展壮大市政业务的载体。坚持遵循“统一规划、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思路,不断发展房地产业务,独立开发了北京原生墅、扬州运河壹号公馆等房地产项目,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纵观中国建筑一局集团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历史,是伴随着共和国建设而生而长而发展壮大的历史,也是全局几代职工为共和国的建设奋力拼搏的历史。59年来,中国建筑一局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型建设项目,到各个历史时期地标性建筑的建设,无不印刻着一局人的足迹、凝聚着一局人的智慧。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建筑一局集团已成长为具有国家特级工程总承包资质,集设计、科研、施工、安装、物流、房地产开发于一体,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境、多元化经营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过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承建的工程,并高度赞扬一局的铁军精神和骄人业绩。


友情链接: 华建 华建 华建 华建 华建 华建 华建


版权所有(c) 华建人的家园

地址:天津市开发区洞庭路66号801室

QQ: 615724080(情缘相连)  手机:13702065886

联系人   :   史向东  邮箱:sxd_01006@sina.com   邮编:300457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