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家园心语 | 网站简介 | 华建历史追溯及寻踪 | 华建人物录 | 包头工业基地建设史实 | 天南海北的华建人 | 华建史话漫谈 | 华建老照片 | 建筑文化论坛 | 后台管理 | 
More>>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华建人物录

    
华建历史追溯及寻踪

     包头工业基地建设史实

     50-60年代三北地区建设回顾

     102工程指挥部与二汽建设

     华建的传承-中建六局在前进

     天南海北的华建人

     华建史话漫谈

     原建工部系统企业风采展示

     共和国建设纪实

     华建人家成员QQ联系地址


More>>

More>>

More>>

More>>
   联系人:史向东
   邮箱:sxd_01006@sina.com
   邮编:300451
   QQ: 615724080(情缘相连)
   手机:13702065886
   地址:天津市开发区洞庭路66号801室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家园心语   

正文文章标题


发布时间:2016年3月15日 10时8分


 

     

 

崔建平

 

已经很久没见到父亲了。自从他被打成“走资派”关进牛棚,并转移到一个新地方以后,总有三个来月了。前段时间用闷罐车拉到宁夏石嘴山去批斗(那里有一个公司的工地)。听说已经回来了。这期间家里是在一种沉闷不安的气氛中生活着。

父亲对我们是很严厉的。以往我们去探望他时,他总是把我们叫到跟前,询问我们的学习、学校的情况等等。那时学校基本不上课,偶尔上课就是学主席诗词。再有就是批斗老师、校长、教导主任。很多人都不去上课。他听完之后沉默良久,然后告诉我们:“别到处乱跑了,帮家里干点活,多读点书吧。”

随着运动的深入,允许探望的次数减少了,探望的时间也短多了。短短的数分钟我们就不得不在看守的大声呵斥下离开。昨天上面来人通知:星期天可以给送饭,但不可以送细粮。真让人可笑又无奈,是不是怕他吃了细粮又继续“走资本主义道路”呢?

管他呢,只要能见到父亲就好。以前常有这样的事:父亲被打得头破血流,头上缠着绷带让人送回家来躺几天,就又被他们带走批斗去了。现在他怎样了?身上又有没有什么伤害?精神怎样?听到这个消息,多少冲淡了这段时间家里愁苦的空气。全家人都急切地想见到他,但又怕见到他被伤害得不成样子。那种心境真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和我们商量送什么饭。我们只想早点去,至于饭的事根本就没多想,只是不断催促母亲:快点做饭吧。望着母亲那迟疑、忧郁的目光,我们心里真是急得不得了。

饭很快做好了,是面条。父亲最爱吃面条了。这次是把鸡蛋和在面里,一是怕面条糟了,二是希望用面条的黄颜色把看守哄过去。我们着急的收拾着,临出门母亲不停地叮嘱:“人家问时,就说是棒子面做的。”

出了家门,那天的天气也好,不冷,阳光明媚。我带着三弟像两只快乐的小鸟。自行车轻快地飞驰着。三弟兴奋的嘴不停地叽叽喳喳,我无暇顾及他,只想早些见到父亲。

糟了,怎么看守又是他?我的心一下揪紧了。暗自叫苦:这个看守平时对专政人员家属可凶了,人们都管他叫“猫眼”。我怎么也想像不出他那一对浮肿的眼泡怎么能跟猫又大又圆的眼睛联系起来?

“送的什么?”他头也不抬,眼泡似乎比平时肿的大些。“是面条,棒子面做的。”我按照母亲的嘱咐,惶恐地解释着。“拿过来看看!”他随手拿起筷子,在饭盒里胡乱地搅和着,大约是面汤的香味吸引了他,他不停地挑起面条大口大口地送进嘴里。

哦,这就是我们费了那么大心思给父亲做的面条!

看着他大口地吞吃,听着他“唏溜、唏溜”咂嘴的声音,望着他被美味刺激的发亮的眼泡,我的心痛苦地痉挛

“呵呵,味道不错,挺香!”望着剩下的小半饭盒面汤,他抬起头来,一面用手擦着嘴和鼻尖上沁出的汗珠,一面把饭盒推到我们面前。他眯缝着肿眼泡,黑着脸对我们说:“这是什么棒子面做的?棒子面能有这么筋道吗?拿回去,不准送了!”“叔叔,饭不让送,能让我们看看我爸爸吗?”我怀着一丝热切的期盼,胆怯地嗫嚅着。“不行,让你们送粗粮,你们不听,不准见,走吧!”他声色俱厉地咆哮着。

在回来的路上,我的心像是在滴着血。那种感觉是他人无法感受到的。

一路无语。进家后,三弟再也忍不住,站在那里“哇”的一声大哭。母亲用仿佛惊愕的眼光询问着我。我哽咽着讲述了这一切。

母亲听完什么也没说,俯下身来用手擦去还在抽泣的三弟脸上的泪水,轻轻地长叹一声,然后起身把剩余的面汤倒掉。。。。。。

父亲经过十四个月的监禁,终于可以回家了。从那以后一直到他去世,谁也没有再提起过这件事。或许他根本不知道发生过这件事,又或许他知道了也不愿提起,生怕触动家人情感中最脆弱的地方。

半个世纪过去了,我如今也六十多岁了。母亲在去年八月也离开了我们。但我常常想起这件事,往昔的回忆是那样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有时似梦魇一般感到压抑。每当想起母亲那长长的叹息,仍然让我潸然泪下。

母亲的一声叹息不仅是对当时时局的无奈,更是对人性良知泯灭的愤怒。

把这件小事记下来,并不是要把难以释怀的情结一吐为快。不忘历史,后事之师,才能更好地避免这种境况再现。也是呼唤更多人性良善的回归。                

 2016-3-3

                                            

读后感

 

在原华建的领导干部队伍中有着为数不少的抗战初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当年十几岁年少的他们,满腔勿当亡国奴、建立新中国的热血使他们决然投入到民族解放的洪流之中;建国初期他们风华正茂,抗美援朝回国后马不停蹄地从内地奔赴荒漠的西北边疆,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到包头工业和国防基地及周边地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流光一瞥作者的父亲-----华建老人崔润田就是其中的一位。(详见本站华建人物录

  流光一瞥]一文描写了文革时期作者的父亲受到运动的冲击遭受磨难的真实故事,细腻、朴实、动情,仅透过这一瞥就展现了那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苦涩年代。

   华建的老一辈们与国家一样经历的苦难太多,连年战乱、艰苦创业、灾害饥饿、人为折腾等等,他们享受太平盛世的日子并没多少就很快走尽了自己的一生。然而就是他们遗留给了后来人一笔极其丰厚受益不竭的精神财富!

谨此向华建的老人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史向东

                   2016.3.12

 


友情链接: 华建 华建 华建 华建 华建 华建 华建


版权所有(c) 华建人的家园

地址:天津市开发区洞庭路66号801室

QQ: 615724080(情缘相连)  手机:13702065886

联系人   :   史向东  邮箱:sxd_01006@sina.com   邮编:300457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