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家园心语 | 网站简介 | 华建历史追溯及寻踪 | 华建人物录 | 包头工业基地建设史实 | 天南海北的华建人 | 华建史话漫谈 | 华建老照片 | 建筑文化论坛 | 后台管理 | 
More>>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华建人物录

    
华建历史追溯及寻踪

     包头工业基地建设史实

     50-60年代三北地区建设回顾

     102工程指挥部与二汽建设

     华建的传承-中建六局在前进

     天南海北的华建人

     华建史话漫谈

     原建工部系统企业风采展示

     共和国建设纪实

     华建人家成员QQ联系地址


More>>

More>>

More>>

More>>
   联系人:史向东
   邮箱:sxd_01006@sina.com
   邮编:300451
   QQ: 615724080(情缘相连)
   手机:13702065886
   地址:天津市开发区洞庭路66号801室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正文文章标题


发布时间:2016年9月12日 20时15分


 

精神传承基业长青的湖北工建

朱国强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记载着时代的风貌和建设者的勤劳智慧。几代湖北工建人在60年历史变迁和峥嵘岁月的洗礼中,在建筑“凝固的音乐”、“历史的年鉴”、“城市的名片”的同时也不断书写、不断创新、不断传承着湖北工建的企业精神。

 

一、激情燃烧的岁月创造了建筑奇迹

  建国初期,带着抗美援朝战场的征尘,老一辈湖北工建人(原中央建工部华北包头工程总公司,时称“华建”)承建了国家“一五”计划156项重点工程中的16项工程。他们穿沙漠、踏戈壁、闯风区、战冰雪,在东北工业基地、在草原钢城、在人民大会堂工地,用汗水塑造了老一辈工建人“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主人翁精神”。

 

在那个激情年代,湖北工建的前辈们先后完成了内蒙古一机厂、二机厂、包头糖厂、铝厂、棉纺厂、电厂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厂房建设。

人民大会堂是庆祝建国10周年北京的十大建筑之一。195810月破土动工,1959年竣工,建设者们仅用10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的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的施工,创作了当代的建筑奇迹。

老一代湖北工建职工参加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钢结构吊装工程。据当时参加吊装的师傅回忆:因一楼的厨房操作间和冷库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土木公司吊装时在二层楼面利用一层的四根(2米乘2米断面)柱子,各立一台40吨的桅杆式起重机完成了宴会厅的钢结构吊装工程。

安装公司职工承担了人民大会堂的万人大礼堂和主席台的电器、照明、空调、采暖及音响系统和设备的安装任务。安装中要解决一万人在庞大礼堂内的各个位置都同样感受到最佳的“视”、“听”、“觉”效果,需要应用声(包括音响电声),光(包括照明,舞台效果照明),电(包括舞台机电设备、空调、暖通等遥控设备)以及视线设计计算和疏散安全技术等。安装公司的施工人员凭着勤劳、智慧和拼搏精神按时圆满完成了任务。

老一代湖北工建人在人民大会堂建设中铸造了辉煌,经过50多年风雨的检验,今天我们仍然为人民大会堂宏伟的建筑而骄傲,为湖北工建人曾参加过人民大会堂建设的历史而自豪。

 

二、血汗凝聚血脉传承的"102精神"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前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国家危难之际,老一辈湖北工建人肩负着国家建设大三线的重任从东北、北京、包头、武汉、宁夏扛起背包、跨越深山老林,汇聚到鄂西北大山深处的十堰。他们身居僻壤、脚踏荒山,住芦席棚、啃红薯吃包谷;他们凿山填沟、铺路架桥,人拉肩扛运设备,开山劈路建厂房。凭着一双双布满老茧的双手竖起一座座铁塔,靠着手推车运送水泥砂浆浇灌成一榀榀屋梁。芦席棚里创大业,“干打垒”厂房中安机床……在21条荒山沟中建起了27座汽车专业厂,为十堰成为中国第一、世界前三举世闻名的汽车城奠定了基础。

马灯、扁担、盐碱水、芦席棚成为拓荒者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同时也谱写了湖北工建人具有时代特色的“102精神”(因当时国家三线建设工程,湖北工建建设二汽初期名称为“国家建委102工程指挥部”,简称“102):为了国家的振兴,无条件创业“报效祖国,甘于奉献”的精神;把建设大庆油田时积累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贯穿到十堰二汽建设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地模法、倒桩法、滑模法、土法吊装等办法,彰显了湖北工建人“敢于创新、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四万职工来自五湖四海,为同一目标海纳百川、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顾大局、识大体、胸怀祖国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102精神”引领我们的企业成为当时建筑行业的标杆。党中央、国务院1977420日至514日,召开了空前隆重的“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张兰祥同志(建设二汽时任湖北工建的前身——湖北建委第一工程局党委副书记,1994年任中建六局党委书记、代局长;注:原“102”于197311日起更名为“湖北省建委第一工程局)作为湖北工建的代表与全国学大庆先进企业——湖北工建一公司的党委书记陈会均以及二汽学大庆的先进代表王兆国等参加了在大庆油田和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为期24天的盛会。张兰祥同志2010年从中建六局领导岗位退休后撰文回忆23年前“102精神”与学习大庆经验有机融合时写道:“大庆人那种奋发图强、自力更生,以实际行动为中国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严重困难面前无所畏惧、永挑重担,靠自己动手艰苦创业的精神;那种胸怀全局忘我劳动,为国家分担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为加快第二汽车厂的全面投产和十堰市的城市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02精神”哺育了大量优秀员工。原一公司职工、全国劳模、全国八届人大代表操三咏;“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共十一大代表秦秀兰是一公司的荣耀,也鉴证了湖北工建的光辉历程。

时光荏苒,30多年过去了,老一辈湖北工建人用血汗书写的补天浴日、鞠躬尽瘁的“102精神”,仍然在人们的心目中铭刻。如今在十堰、在襄阳,在湖北工建人建设和生活过的地方,“102”仍然刻骨铭心地保留在人们的脑海中。尽管“102工程指挥部”早已经更替为“湖北省第一建工局”、“湖北省工业建筑总公司”、“湖北省工业建筑总承包集团公司”、“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等名称,但当地人还习惯亲切地用“102”来称呼这些祖国城乡的美容师和建设者。

人们也通过各种方式怀念老一辈湖北工建人的峥嵘岁月。目前在十堰市司法局领导岗位工作的湖北工建职工子弟魏巍利用节假日走街串巷收集资料、自掏经费请老职工们开座谈会,夜深人静挑灯疾书完成了近万字的回忆文章《永不褪色的记忆——“102”》,再现了老一辈湖北工建职工的奋斗历程和精神境界。

一公司一校1979届高中毕业生周琼(现任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建立了为原102一公司一校校友服务的“南山坡”网站,纪念当时挥镐修路建校舍、半山坡上读书忙的蹉跎岁月,用永不褪色的“102精神”勉励校友继承光荣传统。当年用单槽瓦建在花果二汽铸造一厂南山坡上的“一公司一校”尽管很简陋,但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财富却使这里的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材,中国女足十号刘爱玲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跟大多数校友的经历相同,刘爱玲1967年出生在内蒙包头,19692岁时随父母支援三线建设来到了十堰。1975年在一公司一校体育教师赵守礼的启蒙下加入了校体育队。从小受到抗美援朝老战士的父亲和五七连家属工母亲的坚忍不拔、拼搏勤奋精神的熏陶,经过刻苦训练不懈努力,1987年,20岁的刘爱玲正式加入中国女足,开启了长达15的国脚生涯。15年中,中国女足10号队员刘爱玲共为国家队征战150场,进球80余个;获得奥运会亚军、世界杯亚军(入选最佳阵容)各一次,大运会冠军1次,亚锦赛冠军(1997年荣获亚锦赛最有价值球员)6次,亚运会冠军3次,全国冠军10余次。刘爱玲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1997年全国十佳运动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十大杰出青年”等多项荣誉称号,用拼搏精神为铿锵玫瑰中国女足的发展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102精神”激励着湖北工建新一代的建设者奋发图强、默默奉献:“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援建兄弟刘国庆;湖北省劳模秦伟民、建设部劳模史宏昌都在原一公司一校读过书,如今他们继承102的精神,为企业的振兴、发展,拼搏着奉献着。

现中北大学博士生导师、机电工程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电子工程系主任陈国光1978年从一公司一校高中毕业经过高考到高校学习、工作后,只要回到十堰都要来到现在只剩青山绿树的原一公司一校旧址看看,“苦不苦,想想南山坡上单槽瓦的老校园;累不累,比比当年开山劈路102的老前辈”,已经主编过国防科工委重点教材、获得省部级七项奖项、在国际会议和重点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的他一直用“102精神”激励自己勤奋工作、勇攀学术高峰。

在十堰建设二汽时期,湖北工建有16所子弟学校,从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从小受到父辈的熏陶,在工作中继承了吃苦耐劳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各条战线建设的中坚力量。

 

三、承担社会责任   彰显国企风范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和祖国建设的主力军,湖北工建人始终把肩负社会责任当作自己的神圣使命。19766月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国家建委决定从湖北第一建筑工程局(湖北工建建设二汽时的名称)抽调职工参加天津抗震救灾,湖北工建抽调近万多名精干队伍挥师北上,以“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为唐山人民重建家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8010月,经国务院批准,再从湖北第一建筑工程局抽调46%的职工(后来在此基础上组建成中建六局)支援天津建设,承担了“引滦入津”工程,结束了天津人民喝咸水的历史,“引滦入津”成为天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命线”。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湖北工建人再次千里驰援献大爱,日夜鏖战筑丰碑,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诚书写关爱,用顽强的拼搏诠释了“挑战极限、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援建精神,为灾区人民建筑了坚固的住房并谱写了传颂华夏大地的刘国庆“兄弟生命接力、援建四川汉源”的壮丽诗篇,用生命再次彰显了大爱无疆的精神。

 

四、文化兴企    基业长青

 在计划经济时代,湖北工建人服从国家建设需要,敢打敢拼,南征北战、纵横驰骋,承建了中国一汽、二汽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为新中国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的湖北工建领导班子带领职工走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步履维艰的困境,在市场风雨的洗礼中与时俱进、创新求变、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总部实现了战略转移,为企业重铸辉煌扩展了空间,以壮士断臂凤凰涅槃的精神改制重组,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考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逐步实现产业多元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现代化的湖北工建正焕发青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湖北、面向全国、走向海外,再铸辉煌。

目前湖北工建大张旗鼓地开展的企业文化建设,对湖北工建人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新一代的湖北工建人铸辉煌于历史,谱新篇于当代,谋发展于未来,正在为实现企业兴旺、员工幸福、传承历史、追求卓越、国内知名、国际知晓、百年长青、永续发展的愿景而激情奋斗。

 

 


友情链接: 华建 华建 华建 华建 华建 华建 华建


版权所有(c) 华建人的家园

地址:天津市开发区洞庭路66号801室

QQ: 615724080(情缘相连)  手机:13702065886

联系人   :   史向东  邮箱:sxd_01006@sina.com   邮编:300457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